其實我們也知道,可食用金箔更多是一種噱頭,商家為了讓自己的產品變的更貴,添加可食用金箔成了一種流行的做法。不過可食用金箔到底是什么東西做的?對人體有益還是有害?來看看專家是怎么說的。
專家說得很清楚,金箔對于人體毫無營養價值可言,怎么吃進去還會原樣排出來。那有的朋友又問了,《紅樓夢》中有尤二姐吞金自殺的情節,這吃金箔會不會對身體有害呢?
專家表示,吞金自殺吞的是金塊,或卡在咽喉處造成窒息,或向下墜,劃破消化道,傷害人體臟器,造成內出血等情況致人死亡。金箔這一丁點數量,并不足以造成這種傷害。
中國科協“源新聞”專家庫成員中國農業大學營養學教授范志紅:金是一種比較穩定的化學元素,它不會在胃酸里跟氫離子發生反應,就釋放出一些離子來,所以說某種意義上,它比較惰性。因此,不會說你吃了一點的金箔就發生中毒,當然吃多了肯定是不行的。
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 胡祥鵬:如果服用量大的話,可能會導致消化不良等一些情況。除非量非常大,在胃腸道形成了積聚,可能會影響到胃腸道。如果是金箔的純度不夠,或者添加了一些其他的元素,那么是有可能中毒的。
顯然金箔并不符合食品添加劑的幾種情況,我國也未將金箔納入食品添加劑范疇。
專家介紹,金箔分為食用金箔和裝飾用金箔兩種。其中裝飾用金箔的含金量通常是98%,而食用金箔的含金量則高達99.99%或以上,且不能含有其他可能讓人體中毒的重金屬,比如銅和鉛等。
金箔不屬于食品添加劑范疇,那么在我國,食品添加劑是如何定義的呢?
在我國,按照食品安全以及食品添加劑使用的相關國家標準,食品添加劑被定義為: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、香、味以及為防腐、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。
目前我國食品添加劑有23個類別,2000多個品種,包括酸度調節劑、抗氧化劑、漂白劑、著色劑、防腐劑等等。
中國科協“源新聞”專家庫成員 中國農業大學營養學教授 范志紅:有一種情況,是為了提高食物的營養價值,比如說在里面加入一些維生素,礦物質,加點鈣,加點維生素C,這些都是許可的。還有一種情況,就是改善食品的感官品質,比如說巧克力,如果不加入乳化劑,它的口感就沒有那么絲滑。又比如,在吃生日蛋糕的時候,假如一點色素都不加,全都是奶油色,可能會覺得很乏味。這就是改善食品的口感,改善它的視覺的品質。
為什么有些商家如此熱衷給他們的產品穿金戴銀呢?很簡單,可以賣得更貴。
5塊錢的冰激凌,貼一片金箔就賣58。甚至還曾有巧克力貼上金箔,一塊就賣出12萬元的天價。
而此次三部門聯合叫停金箔食品,一方面是為了避免潛在的食品安全隱患,另一方面就是為了遏制這股奢靡之風。(湖北發布)